中国发布丨新冠被世卫组织“取关” 对我国有何影响?_世界微头条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5-06 15:49:26

中国网5月6日讯 世界卫生组织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过去一年多来,随着疫苗接种以及感染后获得的抗体,人口免疫力提升,感染后的死亡率降低,新冠对卫生系统的压力大大减轻,病毒流行已经呈现下降趋势,许多国家已经回到新冠流行以前的生活。

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逾7.6亿,死亡病例超过690万。


(相关资料图)

此次调整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间交往

“对于中国而言,此次调整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间的交往。”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非强制性的措施,交通、贸易、旅游等领域将会进一步减少甚至是消除一些跨国控制和限制等。

“(不再构成PHEIC)不代表新冠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谭德塞依然提醒称:最近一些地区,如东南亚、中东等地,感染病毒的人数又有增长,每周还有数千例死亡病例。

梁万年指出,只要疫情危害仍然存在,我们就还要继续做好相关防控工作,继续和全球各国紧密团结,共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要坚持有效地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同时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国内疫情有小幅上升迹象 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五一”小长假刚刚结束,五天内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564.94万人次,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638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介绍,医院急诊发热就诊病人比例虽略有上升,但仍远低于甲流流行期间的发热就诊比例。城市污水中病毒含量虽略有回升,但仍然处于极低水平。监测中国的新冠病毒亚型也已经逐渐和国际流行的病毒亚型趋同,都是以XBB为主,并且严重程度对医疗没有造成压力。“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经同此冷暖。”

根据国家疾控局的数据,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各地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疫情有小幅上升的迹象。阳性检出率自去年12月达高峰后开始下降,今年四月份波动增幅有所增加,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成都市疾控中心5日发布健康提示,目前成都市疫情情况与全国和全省监测趋势一致,整体平稳。近期发热门诊阳性率逐步上升,但社区人群和重点机构人群的感染率还是处于较低水平。检出的阳性感染者大多数无既往感染史,临床症状轻。尽管“五一”假期人员大规模流动可能会增加疫情传播风险,但造成规模性疫情传播的可能性小。

继续坚持良好卫生习惯 补齐免疫水平差距

梁万年强调,下一步有几方面工作需要继续坚持。首先是疫情监测,如何更加有效、敏锐地监测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以及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要设立好‘哨点’,建立一个强大的监测网络,随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异株。”

第二点是加强高危、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事实证明,新冠疫苗对防重症、防死亡乃至更有效地防控疫情传播,都是有价值的。

“第三个方面是我们的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需要进一步强化。”梁万年指出,对于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的建设,包括全社会防控知识的普及、技能的培训以及物资储备等方面,要利用好这一时机,加快补齐此前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弱项。

近期,多地也再次强调现阶段防护的重要性。成都市疾控中心呼吁,应保持冷静,做好个人防护,建议大家坚持勤洗手、勤通风、科学佩戴口罩,根据既往感染史和免疫接种程序完成情况,完成后续疫苗接种。老人、孕妇、小孩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肿瘤、严重高血压、过敏性红斑狼疮等)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

根据近日发布的《海南省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现阶段新冠疫苗接种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未感染的目标人群按照既定免疫程序及其时间间隔要求完成后续剂次疫苗接种。其中,完成基础免疫的18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调整为3个月以上。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可在感染3个月后接种1剂次疫苗。

(编辑:彭瑶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环球时报、海南日报)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手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