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诗意和思想感情(宿建德江诗意思想感情)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6-15 07:02:03

1、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


(相关资料图)

2、《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3、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4、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5、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6、原诗:《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释义: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9、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10、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11、2、移舟:划动小船。

12、泊:停船靠岸。

13、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14、烟:一作“幽”。

15、渚:水中小块陆地。

16、《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17、”3、客:指作者自己。

18、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19、4、野:原野。

20、旷:空阔远大。

21、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22、5、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23、作者简介: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24、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25、扩展资料: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26、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27、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28、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29、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30、“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31、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32、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3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4、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35、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

36、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

37、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38、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

39、“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

40、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4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宿建德江百度百科——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手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